要描述的正是這樣的一個組織的基本哲學思想。如何寫呢?需要注意哪些?
不管創業計劃書有多少種,它一定有個規范,有一定的章節,有一定不能少掉的,在這里介紹六個概念。
第一個概念。
概念指的就是:在計劃書里邊,要寫得讓別人可以很快地知道要賣的是什么。
第二個概念。
有了賣的東西以后,接下來是要賣給誰,誰是的顧客,顧客的范圍在哪里要很明確,比如說認為所有的女人都是顧客,那五十歲以上的女人也能用的東西嗎?五歲以下的也是的客戶嗎?適合的年齡層在哪里要界定清楚。
第三競爭者。
的東西有沒有人賣過?如果有人賣過是在哪里,是臺灣就有還是在美國才有?有沒有其它的東西可以取代?這些競爭者跟的關系是直接還是間接?
第四是能力。
要賣的東西自己會不會、懂不懂?譬如說開餐館,如果師傅不做了找不到人,自己會不會炒菜?如果沒有這個能力,至少的合伙人要會做,再不然也要有鑒賞的能力,不然最好是不要做。
第五是資本。
資本可能是現金也可以是資產,是可以換成現金的東西。那的資本在哪里、有多少,自有的部分有多少,可以借貸的有多少,要很清楚。
最后一個是永續經營。
當事業做的不錯時,將來的計劃是什么?任何時候只要掌握這六個概念,就可以隨時檢查、隨時做更正,不怕遺漏什么。
創業計劃書之內容一本創業計劃書主要有三大部份。
第一就是事業本體的部分,就是事業的主要內容。計劃完本體的部分后,再來就是財務相關的數據,比如說預測會有多少的營業額,成本如何、利潤如何,為此未來還需要多少的資金周轉等等。第三:補充文件。比如說有沒有專利證明、有沒有專業的執照或證書,或者是意向書、推薦函。
通常一本計劃書這樣寫下來有一百多頁,所以在前面需要寫份摘要,摘要只要一頁就好。接下來是創業計劃書的章節,分成十大章。
第一章:事業描述,就是的事業到底是什么。
必須描述所要進入的是什么行業?是買賣業、制造業還是服務業?賣什么產品?還是提供什么服務?誰是主要的客戶?還有進入產業目前的生命周期是處于萌芽、成長、成熟還是衰退階段?再來要進入事業的狀況是新創的?還是加入或承接既有的?那么是要用獨資的方式呢還是合伙或公司的型態?為何能獲利、成長?打算何時開業?要不要配合節慶?營業時間有多長?是否有季節性?
第二章:產品/服務。
的產品和服務到底是什么,或者是兩者都有。有什么特色?的產品之特色能帶給客戶什么利益?還有的東西跟競爭者有什么差異?如果的產品或服務是創新、獨特的,如何使人想買?還有如果的產品服務并不特別,為什么別人要買?
第三章:市場。
就是的東西要賣給誰,先界定目標市場在哪里,就像剛剛提的:客戶是幾歲到幾歲的年齡層?是在既有的市場去服務既有的客戶呢?還是在既有市場去開發新客戶呢?還是在新市場去服務既有客戶?或是在新市場去開發新客戶?不同的市場、不同的客戶都有不同的營銷方式。什么叫市場營銷?就是要先找到的客戶是誰,找出客戶后想辦法,讓客戶從口袋把錢拿出來買的東西。銷售時要知道真正的客戶在哪里?產品對客戶有什么樣的利益?要用哪種營銷方式?通路是直銷還是要找經銷商?還有怎樣去定位、上市、促銷,這些都跟市場規模多大、想要有的市場占有率和每年成長的潛力有關。當市場成長時,市場占率會上升或下降?市場是否競爭激烈?若不是,為何?再來怎么定價,預算要怎么做?要采取什么樣的策略?等等。
第四章:地點。
一般公司對地點的選擇可能影響不那么大,但是如果要開店,店面地點的選擇就很重要,要不然為什么麥當勞要開在街口轉角。通常一個不好的地點絕對會讓關門大吉,好的地點會讓利潤多一點。
第五章:競爭。
在下列三種時候要做競爭分析,留意跟競爭者的關系。1.當要創業或要進入一個新市場時,當然要先做競爭分析。2.競爭有時是來自直接的競爭者,有時是來自其它的行業,所以當一個新競爭者進入在經營的市場時要做競爭分析。3.隨時隨地做競爭分析,這樣最好最省力,可以從這五個方向去想:誰是最接近的五大競爭者?他們的業務如何?他們與業務相似的程度?從他們那里學到什么?如何做得比他們好?